2022 年 7 月 20 日,極飛科技與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聯合發布通往農業碳中和之路中英文報告。雙方攜手對科技如何助力農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行了深度研究。長期以來,由于傳統生產方式的局限,獲取農業生產的相關數據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。這導致農業減排的關注度相對不高,鮮有研究機構或企業觸及相關領域。而這一報告則是填補了農業碳中和領域實證研究的空白。本報告以 BCG 在氣候變化及碳中和領域長期積累的行業洞察和見解出發,結合極飛科技智慧農業技術、以及在國內率先建立起的無人化ldquo超級棉田rdquo案例,梳理了一套完整的農業減排數據核算方法。報告還論證了不同技術應用對農業減排的實際效用和潛力,為農業低碳發展繪制出一條清晰的行動路徑。全球的溫室氣體源自農業和食品我們都知道,工業生產和汽車行駛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,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。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,農業生產竟然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之一。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相關數據顯示,目前農業生產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排放的 17,如果再算上農業食品加工、包裝、運輸、消費等環節,這一比例將達到 21-37。 而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增長,對糧食的需求也將大幅上漲,如果仍保持現有生產模式,將進一步推動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不斷上升,從而導致更嚴重的氣候、生態環境問題。因此,世界各國開始在自身碳中和戰略里強調農業的作用。農業碳中和是指農業生產活動中產生中立的即零總碳量釋放,簡單講就是排放多少碳就做多少抵銷措施來達到平衡。至于具體怎么做,各國仍在尋找答案中。相較于能源、交通和制造行業擁有成熟的測算體系和減排路徑,農業各生產環節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還沒有一個科學的核算方法,也缺少實際應用的減排舉措和案例。但隨著智慧農業技術的大規模應用,農業減排正迎來新的突破。以極飛科技為代表的智慧農業企業,正通過農業無人機、機器人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,讓農田作業有跡可循,也為農業減排相關研究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。而極飛科技打造的ldquo超級棉田rdquo,也為農業減排提供了現成的技術模板和應用案例。農業溫室氣體7大排放源頭有了數據支撐和研究樣本,我們還得弄清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有多少,排放源在哪里,哪些可以通過科技手段進行有效治理,以便對癥下藥。報告指出,2019 年全球農業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達 72 億噸當量,主要來自于 7 大排放源,即牧場動物腸道發酵、農田施肥、水稻種植、有機土壤排水、畜禽糞便處理、秸稈處理、農場能源使用等。其中動物腸道發酵和農田施肥是前兩大排放源,占農業碳排放總量的 40。研究發現,在這七大排放源中,雖然動物腸道發酵是最大的排放源頭,然而其減排效果還需要大量科學測試驗證。而減少農場能源使用、推動秸稈科學還田、減少化肥施用量等舉措往往容易被忽視,但卻可以借助科技手段,取得更加顯著有效的減排成果。超級棉田減少22溫室氣體排放2021 年,極飛科技在國內啟動ldquo超級棉田rdquo項目,凌磊和艾海鵬兩位年輕人,通過借助無人化設備管理 3000 畝高標準棉田。經過長達半年多的時間,超級棉田用豐收證明了科技不僅能提高農業種植效益,還能顯著減低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溫室氣體。那么,超級棉田是如何做到降本增效、減碳減排的呢主要有四大路徑:首先,通過使用電能驅動的農業無人機代替燃油農機,進行精準地打藥、除草,節省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減少農藥的使用。在超級棉田的播種環節,使用了安裝極飛農機自駕儀的拖拉機來進行平地、起壟、覆膜等工作,既精準又高效,避免了農機行駛誤差導致的重復作業,從而降低由于燃燒柴油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。安裝了極飛農機自駕儀的拖拉機,能精準高效地為棉田起壟、播種、覆膜極飛農業無人機為棉田噴灑脫葉劑效果基于以上兩項舉措,超級棉田比普通農場,節省 30 燃油消耗和 36 農藥使用量。其次,極飛利用智能灌溉系統對棉田進行精準的水肥管理,避免了長時間開啟水泵進行漫灌而造成的化肥、電力、水資源浪費。正因為此,相較于普通農場,超級棉田一年減少了 90 萬噸用水,降低 23 化肥使用量。極飛智能灌溉系統-水肥站此外,采用粉碎還田的方式處理棉花秸稈,也避免了秸稈焚燒造成的大量溫室氣體排放。為了防止埋入地下的秸稈成為害蟲越冬的溫床,農場利用遙感無人機、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,對秸稈還田區域進行病蟲害情監測,方便盡早進行精準的防治,促進秸稈高質量還田。極飛遙感無人機巡察棉田最后,通過極飛智慧農業系統這一數字化平臺,管理者能全面了解到作物不同階段的生長情況。有了作物長勢、氣候、土壤數據,他們可以做出更科學的農事決策,例如棉花種植的密度、何時播種、灌溉、施肥和打藥以及犁多少次地,從而實現精細化生產規劃與執行,減少農資和農事投入,間接降低了溫室氣體排放。極飛智慧農業系統管理界面 通過以上四大路徑,超級棉田在經過三次風災的情況下仍實現了豐收,平均畝產達到 254 公斤。相比同樣大小的傳統農場,超級棉田一年減少了 22 的溫室氣體排放。超級棉田不僅用事實證明了科技對農業減排的重大作用,還將低碳、可持續發展等新理念、新技術和模式帶入了農業,也為世界各國碳中和行動、凈零轉型提供了一條清晰的發展路徑。
2022-07-20
2022-07-05
2022-06-30
2022-06-21
2022-06-07
2022-06-02